兩輪電動車智能化主要來自需求、技術與產業鏈發展共同驅動。
產業鏈層面:自《新國標》發布后,更完善的行業標準和全新的市場規則使得車企不得不放棄在動力和性能上的無腦加碼的價格戰老路,轉而在技術研發上精進,尋求差異化競爭。
需求層面:居民消費水平的提升和用戶群體的年輕化帶動了產品的智能化需求。
技術層面:成熟的物聯網等基礎技術在兩輪電動車上的應用,也給車企帶來了具備集成與良好兼容性的低成本方案,激發了新一輪消費者購車的熱點。
據中國輕工業信息中心數據整理,從2021年1月份至7月份,電動自行車營業收入637.5億元,同比增長29.3%,實現利潤總額28.5億元,同比增長31.7%。
車企的可持續發展
兩輪電動車的智能化升級不僅是為用戶帶來“藍牙開關鎖”“智能騎行”“異常報警”等更為便捷防盜的出行體驗,同時也為車企獲取精準的用戶畫像提供了大數據基礎,助力車企實現精準營銷,輔助決策,分析用戶偏好,探索智能化升級的可持續發展道路。
具體表現為:通過收集大量的車輛數據,車企可分析出車輛分布城市占比、銷售區域排行、經銷商庫存情況等,便于各城市車輛管理和調度;通過用戶及騎行數據,車企可得知用戶性別與年齡比例,并分析出用戶使用習慣和車輛折損情況,精準推送售后服務;通過車友互動與彈窗漏斗數據,可更好了解用戶需求,實現精準營銷增加用戶粘性,并借此優化產品和服務。
(內容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編輯:奮斗者